7月8日,*公布了《關于推進建筑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。《意見》主要從建立統一開放的建筑市場體系、強化工程質量安全管理、促進建筑業發展方式轉變等方面出發提出十幾項要求。
從*建筑市場監管司相關人士處得知,*5月已經要求一些省市做些試點,“現在是把建筑業改革的思路和方向提出來了,看各地如何落實了”。針對建筑業可能存在的地方保護主義問題,該人士說,今年*或組織一些檢查,“要求地方把那些明顯不符合《意見》的規定取消”。
據悉,*已要求吉林、廣東、江蘇、安徽、北京、天津、重慶、河北、陜西、遼寧、江蘇、合肥、紹興、湖北、上海、深圳、福建、常州等地,分別進行建筑市場監管綜合試點、建筑勞務用工管理試點、建筑產業現代化試點、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管理試點。
這次《意見》的出臺對建筑業發展和改革的方向設定更為詳細,如淡化工程建設企業資質、試行非國有資金投資項目自主決定招標發包、試行調整強制監理工程范圍等。
“從*到地方,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后,提出要深化改革、激化企業活力,我們總體的思路是放開市場準入,加強事后監管,政府能不管的就不管了,能放開的就放開。”上述人士說。
《意見》指出,各地要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,廢除不利于全國建筑市場統一開放、妨礙企業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。全面清理涉及工程建設企業的各類保證金、押金等,對于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律取消,積極推行銀行保函和誠信擔保。規范備案管理,不得設置任何排斥、限制外地企業進入本地區的準入條件,不得強制外地企業參加培訓或在當地成立子公司等。
“地方的考慮會多些,建筑企業跨省業務涉及管理、稅收等問題,這些比較復雜。今年可能先開展一些檢查,我們也是要求把那些明顯不符合《意見》的規定*取消。”上述*建筑市場監管司人士介紹。
打破地方保住主義,并不容易。6月18日,北京市住房和城鄉*發布的《北京建筑業發展白皮書(2014)》(以下簡稱《白皮書》)指出,京津冀三地共同打造建筑市場多年,目前依然需要培育與完善。北京建筑企業2013年在外部市場完成產值4663.6億元,同比增長17%,是上年增速的2倍,但在相鄰省市的產值增長率并不高,如產值基數大的河北省出現負增長。
北京長期致力于京津冀三地建筑市場一體化建設,但在一定程度上還缺少統一的規范標準和管理平臺,“各方沒有*跳出各自的‘一畝三分地’的心理”。“信息共享是統一管理的基礎,目前已有一些突破,但依然不能適應區域市場進一步發展的需要。”《白皮書》中指出。
北京一家特級總包單位市場負責人稱,在一些地方保護主義較為濃厚的中部省份,外地企業進入當地市場沒問題,但在相關政策、法規方面會設置一定的門檻。這些要求整體來說合理、合規,但在項目投標備案等方面的規定比較苛刻,外地企業執行起來的成本要比本土企業高很多,這是變相的地方保護主義。“近年來,部分具有特級資質的建筑企業還因成本過高逃離了當地市場。”該人士說。
*也將淡化工程建設領域里的企業資質,強化個人執業資格,探索從主要依靠資質管理等行政手段實施市場準入的方式,逐步轉變為充分發揮社會信用、工程擔保、保險等市場機制的作用,實現市場優勝劣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