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零部件靠進口,出口市場依賴國外,“兩頭在外”模式讓中國光伏產業成本抬升、銷售遇阻;美國“雙反”調查、歐盟反傾銷“大棒”,逼近光伏企業存亡“生死線”;尋找破解能源危機與建筑節能的聯通之路,光伏產業迎來轉機;轉向國內市場,與規模巨大的房地產開發相結合,光伏建筑正當其時。
面對來自美國與歐盟的雙重壓制,中國光伏產業該如何絕地反擊?
繼美國之后,歐盟委員會9月6日對中國光伏電池發起反傾銷調查。這是中歐雙方迄今為止zui大的貿易糾紛,也是涉案金額zui大的貿易爭端。
分析人士指出,歐盟的反傾銷“大棒”將給中國光伏產業帶來致命打擊,中國光伏產品的競爭優勢將不復存在。政府、協會、企業在合力應對貿易摩擦的同時,更應加快國內市場開發,推動行業轉型升級。
“太陽能可以和各種建筑,包括住宅建筑、公用建筑、政府建筑以及未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結合,如果能把各方面市場應用有效打開,做好產業化的各項準備工作,光伏建筑必將形成一個十分廣闊的市場。”*參事、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稱。
光伏產業“危中有機”
或許是時間上的巧合,9月7日,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太陽能建筑專業委員會主辦的“建筑光伏應用的規模化途徑與產業轉型”專題論壇在北京舉辦,眾多光伏構件研發生產企業積極參會,共同探討多重壓力下的企業生存之道。
來自*的資料顯示,目前,歐洲是光伏產品的zui大市場,也是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的主要地區,2011年中國光伏電池對歐出口金額204億美元,約占同期該產品出口總額的73%.
而美國某投資機構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,中國zui大的10家光伏企業的債務累計已高達175億美元,約合1110億元人民幣,國內整個光伏產業已接近破產邊緣。同時,賽維LDK、尚德等中國一線大廠也一度傳出破產傳聞。一旦歐盟通過傾銷立案調查,國內光伏企業可能出現大規模破產以及大規模裁員的局面。
為此,業內人士建議,一方面,國家應出面與歐盟交涉,爭取通過磋商合作化解光伏貿易摩擦;另一方面,積極實施出口多元化策略,特別是加快國內應用產業開發,應引起中國政府和企業高度重視。
“國家相繼出臺光伏政策,對提振光伏產業尤其是建筑規模化應用具有戰略意義。”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中心主任仲繼壽表示,截至2011年底,我國城鎮建筑面積約450億平方米,既有建筑不僅是建筑能耗的基數,更是建筑節能開源節流的載體,建筑應成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資源。據保守估計,在建筑上可安裝的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超過3個三峽電站。“‘十二五’期間,我國將啟動多元化的太陽能光伏發電市場,加快發展與建筑結合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,示范建設以光伏發電為主的微網系統,這將極大地拉動國內市場的發展。”
事實上,國內光伏應用市場正在悄然啟動。“我們已在嘉興市試點家用分布式太陽能,一些光伏制造企業也在積極嘗試光伏建筑一體化解決方案,這些都可能成為中國光伏產業新的增長點。”
相關檢測設備:門窗三性檢測設備/高強螺栓檢測儀/平板導熱儀/導熱儀/水紫外輻照試驗箱/扭剪型高強螺栓/抗滑移檢測/建筑圍護結構檢測儀/密封膠相容性試驗箱/
:
: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