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色鋼構:政策扶持力度加大+空間替代
點擊次數:3148 更新時間:2014-11-10
綠色節能建筑已經上升的國家戰略的高度,預示著未來的綠色建筑領域的發展,正式進入爆發期。我們認為綠色建筑的投資主線主要圍繞產業替代這一主線上,主要是由其具有*的優點決定的:
一,建筑鋼結構優點突出:
1、自重輕:高層鋼筋混凝土建筑物的自重在1.5~2.0t/m2左右,高層建筑鋼結構自重大多在1.0t/m2以下,低的只有0.5~0.6t/m2。自重輕不僅可以減少運輸和吊裝費用,還可以降低基礎造價,20層以上的建筑物,鋼結構建筑優勢顯現。
2、節約結構占有面積,增加使用面積,空間利用率高:比之同類鋼筋混凝土結構,高層建筑鋼結構可以節約結構占有面積28%,從而增加使用面積約4%。
3、易改造、可回收,綠色環保:一方面,鋼結構施工對環境的污染少;另一方面,鋼鐵本身可以回收再利用。
4、抗震性能*:由于鋼有一定的韌性,抗震性能*,鋼梁/鋼柱組成柔性框架可抵抗8度以上地震,因此在日本等地震頻發國家應用廣泛。
5、安裝容易,施工期短,節約了人工成本,投資回收快:鋼結構的構件基本在工廠生產,現場通常只需進行緊固件和螺栓的安裝,施工期較短。一般輕鋼項目工期3-6個月;重鋼大項目,工期約1年;只有億元以上的超大型項目,工期才會超過一年。與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,30~50層的鋼結構工程可以縮短施工工期8~12個月左右。工期短保障了業主的投資回收更快;構件工廠化生產節約了人工成本,使鋼結構建筑在人工成本很高的歐美和日本得到了廣泛應用。
二,綠色環保可回收率高:
鋼結構的綠色環保性能不僅體現在其建筑的過程中污染和噪音較少,還體現在其很高的回收再利用率上和運行過程中較低的碳排放上面。鋼結構的建筑在壽命終點幾乎可以被全部的回收再利用,而且鋼材的強度和性能不會有下降,這是其他類型的建筑所*的。鋼結構的建筑可以通過合理的保溫和采光設計,在建筑使用過程中比一般的建筑減少40%以上的碳排放。
三,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比例:
中國人力成本上升的速度很快,未來這一趨勢仍將加劇,而鋼結構用鋼價格卻難以上漲。根據中國建設工程造價信息網的數據,2013年底全國范圍內平均混凝土工人工資是2010年的1.65倍。據《2013中國數理化(理科)基礎教育白皮書》顯示,在2012屆各個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中,建筑學畢業生的平薪酬居各專業,為每月4453元。我們相信未來建筑工人工資上漲趨勢或許將更加劇烈,一方面因為勞動力人口結構變化,另一方面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從事建筑工種的意愿不斷下降,一些工種現在40歲以下的工人都找不到了。目前磚混結構對比鋼結構成本還具有一定的優勢,但是差距不斷縮小,目前的差距約為5%左右。隨著未來人工以及材料成本的增加,而鋼構機構的成本并無增長的前提下,鋼構結構的成本因素更加突出。利用鋼構結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,減少建筑施工時間,此消彼長,鋼結構將在未來有望替代部分磚混結構建筑。
四,政策扶持力度加大
2014年3月中旬,*印發《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(2014—2020)》,其中提到城鎮綠色新增建筑比例要從2012年的2%提高到2020年的50%。而2012年出臺的《關于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》中,該目標僅僅是提升到30%,本屆政府對綠色建筑重視的程度大幅提升。
目前,地方政府已經相繼出臺了多項綠色建筑發展規劃:
1)在《上海市綠色建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(2014-2016)》中,規定“在政策期限內,對符合示范要求的綠色建筑、裝配式建筑項目,由市級財政給予60元/平方米的資金補貼”。
2)青島:推廣綠色建筑每年可節標準煤7萬噸
3)湖南:2020年三成新房將是綠色建筑,將從政策方面執行并推動綠色建筑標準
4)廈門:到2015年,廈門市新建建筑中預計將有40%為綠色建筑,太陽能建筑應用面積將達1000萬平方米以上。
5)安徽:2015年綠色建筑占新增民用建筑比20%以上
6)海淀:新建筑為綠色舊建筑改造成綠色建筑
7)南京:政府投資新建建筑全部實行綠色建筑標準
8)深圳:綠色建筑成新主力打造綠色建筑之都
五,與歐美市場差距大市場空間便大
在鋼結構工業發展成熟的國家,鋼結構在建筑結構中的占比普遍超過40%,美國鋼結構建筑占比在大多數年份都在40%以上,1999年達到56%;日本20世紀90年代鋼結構建筑占比達到39%。英國新增建筑90%以上是鋼結構。根據中國鋼結構協會的數據,2012年中國使用鋼結構的建筑占比僅6%。
總的來看,鋼結構建筑不僅有助于實現綠色建筑標準中對于節材的要求,形成建筑產業化,還可以降低施工現場的塵土、減少建筑垃圾,實現組裝(預制和裝配技術),故使用鋼結構的建筑更容易被評為綠色建筑。但是目前對于綠色建筑中鋼結構的應用并不具有強制性要求,更多的是倡導和鼓勵。綜合當前國內的形勢,由于建筑工人成本上升加速,而鋼結構成本變動平緩,以及政策的推動,未來鋼結構建筑比例上升有望加速。據測算目前新建建筑中智能建筑滲透率僅為17%,按照歐美60%的滲透率水平計算,到2020年公共建筑智能建筑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8000億元。
一,建筑鋼結構優點突出:
1、自重輕:高層鋼筋混凝土建筑物的自重在1.5~2.0t/m2左右,高層建筑鋼結構自重大多在1.0t/m2以下,低的只有0.5~0.6t/m2。自重輕不僅可以減少運輸和吊裝費用,還可以降低基礎造價,20層以上的建筑物,鋼結構建筑優勢顯現。
2、節約結構占有面積,增加使用面積,空間利用率高:比之同類鋼筋混凝土結構,高層建筑鋼結構可以節約結構占有面積28%,從而增加使用面積約4%。
3、易改造、可回收,綠色環保:一方面,鋼結構施工對環境的污染少;另一方面,鋼鐵本身可以回收再利用。
4、抗震性能*:由于鋼有一定的韌性,抗震性能*,鋼梁/鋼柱組成柔性框架可抵抗8度以上地震,因此在日本等地震頻發國家應用廣泛。
5、安裝容易,施工期短,節約了人工成本,投資回收快:鋼結構的構件基本在工廠生產,現場通常只需進行緊固件和螺栓的安裝,施工期較短。一般輕鋼項目工期3-6個月;重鋼大項目,工期約1年;只有億元以上的超大型項目,工期才會超過一年。與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,30~50層的鋼結構工程可以縮短施工工期8~12個月左右。工期短保障了業主的投資回收更快;構件工廠化生產節約了人工成本,使鋼結構建筑在人工成本很高的歐美和日本得到了廣泛應用。
二,綠色環保可回收率高:
鋼結構的綠色環保性能不僅體現在其建筑的過程中污染和噪音較少,還體現在其很高的回收再利用率上和運行過程中較低的碳排放上面。鋼結構的建筑在壽命終點幾乎可以被全部的回收再利用,而且鋼材的強度和性能不會有下降,這是其他類型的建筑所*的。鋼結構的建筑可以通過合理的保溫和采光設計,在建筑使用過程中比一般的建筑減少40%以上的碳排放。
三,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比例:
中國人力成本上升的速度很快,未來這一趨勢仍將加劇,而鋼結構用鋼價格卻難以上漲。根據中國建設工程造價信息網的數據,2013年底全國范圍內平均混凝土工人工資是2010年的1.65倍。據《2013中國數理化(理科)基礎教育白皮書》顯示,在2012屆各個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中,建筑學畢業生的平薪酬居各專業,為每月4453元。我們相信未來建筑工人工資上漲趨勢或許將更加劇烈,一方面因為勞動力人口結構變化,另一方面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從事建筑工種的意愿不斷下降,一些工種現在40歲以下的工人都找不到了。目前磚混結構對比鋼結構成本還具有一定的優勢,但是差距不斷縮小,目前的差距約為5%左右。隨著未來人工以及材料成本的增加,而鋼構機構的成本并無增長的前提下,鋼構結構的成本因素更加突出。利用鋼構結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,減少建筑施工時間,此消彼長,鋼結構將在未來有望替代部分磚混結構建筑。
四,政策扶持力度加大
2014年3月中旬,*印發《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(2014—2020)》,其中提到城鎮綠色新增建筑比例要從2012年的2%提高到2020年的50%。而2012年出臺的《關于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》中,該目標僅僅是提升到30%,本屆政府對綠色建筑重視的程度大幅提升。
目前,地方政府已經相繼出臺了多項綠色建筑發展規劃:
1)在《上海市綠色建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(2014-2016)》中,規定“在政策期限內,對符合示范要求的綠色建筑、裝配式建筑項目,由市級財政給予60元/平方米的資金補貼”。
2)青島:推廣綠色建筑每年可節標準煤7萬噸
3)湖南:2020年三成新房將是綠色建筑,將從政策方面執行并推動綠色建筑標準
4)廈門:到2015年,廈門市新建建筑中預計將有40%為綠色建筑,太陽能建筑應用面積將達1000萬平方米以上。
5)安徽:2015年綠色建筑占新增民用建筑比20%以上
6)海淀:新建筑為綠色舊建筑改造成綠色建筑
7)南京:政府投資新建建筑全部實行綠色建筑標準
8)深圳:綠色建筑成新主力打造綠色建筑之都
五,與歐美市場差距大市場空間便大
在鋼結構工業發展成熟的國家,鋼結構在建筑結構中的占比普遍超過40%,美國鋼結構建筑占比在大多數年份都在40%以上,1999年達到56%;日本20世紀90年代鋼結構建筑占比達到39%。英國新增建筑90%以上是鋼結構。根據中國鋼結構協會的數據,2012年中國使用鋼結構的建筑占比僅6%。
總的來看,鋼結構建筑不僅有助于實現綠色建筑標準中對于節材的要求,形成建筑產業化,還可以降低施工現場的塵土、減少建筑垃圾,實現組裝(預制和裝配技術),故使用鋼結構的建筑更容易被評為綠色建筑。但是目前對于綠色建筑中鋼結構的應用并不具有強制性要求,更多的是倡導和鼓勵。綜合當前國內的形勢,由于建筑工人成本上升加速,而鋼結構成本變動平緩,以及政策的推動,未來鋼結構建筑比例上升有望加速。據測算目前新建建筑中智能建筑滲透率僅為17%,按照歐美60%的滲透率水平計算,到2020年公共建筑智能建筑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8000億元。